SIGN IN
選擇語言
登入 / 註冊
馬上搜尋
 
 
忘記密碼??

產業動態 

Gwo_Lian_Machinery_President_Ahung_Cheng_8143_0.jpg
打死不退的堅毅 締造國聯傳奇 專訪經典接班人 陳志宏董事長
收藏
2022-11-24
       事業成立橫跨超過半世紀的國聯以金屬線材伸線機械設備,透過智慧化機械產品、整廠輸出與技術服務,打通五大洲銷售至全球46國客戶。帶領國聯開啟第二代輝煌的陳志宏董事長,其中一大成功方程式,是不安逸於現狀,更不侷限自身於本業,積極跨領域接觸異業技術知識。他不但是華人EMBA聯合會榮譽理事長,也是台灣百大MVP經理人。國聯也被美國商會評為影響全球產業的台灣廠商之一,兩次榮獲鄧白氏獎,更被國貿協會評為台灣第一品牌。如今他已擔任台灣螺絲貿易協會副理事長,與陳和成理事長一同擘劃台灣扣件產業的大未來。惠達特邀陳志宏董事長接受本月「扣件二代傳承經典人物」專訪,帶讀者一同窺探他的經理人精隨。
 
一個行李箱、一個「行動攤位」
46國外銷實績靠鬥志實現
 
       1992年23歲的他回國接手父親的事業時,公司只有5人,且台南以北很少人知道自己的公司。他獨自提著公事包,拿著公會的名冊,一家一家拜訪潛在客戶。當時人力與成本並不雄厚,也買不起手提電腦,必須節流,他便以游擊戰的策略走訪國際展會。「那時我去新加坡、德國的展覽,連自己的攤位都沒有,所以我把自己當作『行動攤位』,就靠我手上的行李箱,箱內裝著5吋螢幕的錄放影機、筆記本和產品型錄。」朋友見著他的毅力,都不吝把他介紹給東南亞客戶,直接在展場的咖啡廳洽談。當身邊看似無財力與資源時,絕不可忘記「你自己」就是存續的希望。『行動攤位』的概念,是把自己延伸出無形商機的最佳體現,這是我們從陳董事長身上學到的第一課。
 
       但人傑必經各種磨難,在他打拼事業時,更遭遇過被心腹好友背叛偷走資源、造成危機、員工出走以及父親驟世的衝擊。他也曾有過意志消沉、懷疑自我的信念,甚至愧疚走進辦公室,但活下來就有希望。他自我反省與支持自己的資深員工潛心研究,創新推出新一代環保節能輥輪組伸線機搭配專利鋼刷除鏽機,完全取代高汙染的酸洗除鏽。透過整廠輸出與「有問題絕對負責到底」的售後服務態度,成功銷售到德國、義大利、日本、瑞士,為全世界指標性知名大廠打造智慧化伸線產線。就這樣點成線、線成面,讓他打出了暢銷46國的事業江山。「當時我的處境,造就了我的意志力,化危機為轉機,成為商機的能力,扭轉乾坤,走出一片天。」
 
技術傳承vs.精神傳承
孰輕孰重?
 
 
       陳董事長看過許多同業與異業的事業傳承,他強調許多人容易忽略一個重點:「技術的傳承不難,難的是精神的傳承」。技術是可以學習的,有些接班人或許沒有技術,但仍擁有團隊,只要知道重點是懂得用人。那什麼叫做「精神」?他解釋領導人不可因為遇到問題就開始游移,必須找到企業的「定位」,並且要「堅毅不拔」,還要讓公司全體上下認同一個共同使命,鍛造並傳承企業這般的「靈魂」。「給予員工使命感,讓他們感覺自己做的事有助於業界也有助於自我提升,他們就能產生熱誠。唯有滿意的員工,才有滿意的產品以及滿意的客戶。」
 
邁向成功的五階段  你走到哪一步?
 
       他以經驗闡述自己觀察他人經營企業的五個階段:「知道」、「懂」、「會」、「做」、「堅持做」。「知道」跟「懂」是不同境界,聽到閱讀到就僅是「知道」,「懂」是必需要自己下苦心研究融會貫通,跌倒還一直站起來的意志力,永不放棄的精神,若無堅持,沒有一件事是會成功的。「像我們這樣的中生代,努力為下一代打造了有願景的企業文化與良好環境。對未來的接班人來說,如今不需像我們中生代那般刻苦辛勞,但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使命與熱誠,是接班人能走到第五階段的必要條件。」
 
高科技業搶人才?
陳志宏:「善用高科技,對你更有好處」
 
       近年台灣以半導體與電子產業為首的高科技產業興盛,引起扣件產業隱憂人才走往高科技公司導致徵才不易,加劇扣件業人才斷層的問題。陳董事長提出逆向思考:「高科技對我們不是威脅,它對我們也有助益,取決於你如何看待。」勿將它視為衝擊,而是要內化並善用它,導入扣件產業。扣件產業的高科技化有許多形式,包括智慧化、數位化、無人化的關燈工廠等等。現代與未來的企業不能再過度依賴人力,必須從管理下手,透過智慧化管理創造獲利率。例如,老師傅的經驗知識可以寫進程式或ERP系統,實現產線優化、節省成本、降低出錯。「不要小看自己,不要把自己侷限於傳統製造。去接觸並吸收高科技異業的知識技術,會帶來意外收穫。」
 
 
跨領域學習             
「你要汲取的是『視野』」
 
       陳董事長在各種異業協會社團的參與經驗非常豐富。被問到為何如此熱衷時,他說要學習的是不同產業的「視野」和「戰略」。現今國際市場變化劇烈,扣件業者只專精於扣件恐怕是行不通的,必須借助其他行業的資源平台、技術、人脈與策略學習整合。他認為能結合扣件業與異業的力量,整合資源並不衝突,甚至可以共同創造出另一種生機與發展,共存共榮!建議扣件業者透過接觸不同領域的產業社團組織去學習、成長、分享,各自的成功失敗經驗,為下一代的傳承,留下更好的環境。
 
台灣扣件業的未來,下個世代是關鍵」
 
     「若沒有達到突破點,我絕不放手。」陳董事長憶起自己領導特質時如此說。「我發現那些打死不退的專業經理人,他們的企業都成為了中流砥柱。」隨著未來將有更多接班人加入扣件產業與螺絲貿易協會,他期望以自己的經驗拋磚引玉,透過人脈交流、課程學習與跨業參訪,讓更多的年輕人成為新時代的中流砥柱。
 
 
國聯機械
陳志宏董事長
金屬線材伸線機械設備
經驗技術傳承
跨領域學習
Gwo Lian Machinery
Ahung Chen
metal wire drawing machines
know-how vs corporate spirit
cross-industry learning
扣件
國際展會
惠達雜誌
匯達實業
外銷媒合
廣告刊登
螺絲五金
五金工具
紧固件
台灣扣件展
印度新德里螺絲展
越南河內螺絲展
墨西哥瓜達拉哈拉螺絲展
美國拉斯維加斯螺絲暨機械設備展
波蘭克拉科夫螺絲展
義大利米蘭螺絲展
德國司徒加特螺絲展
wire Dusseldorf
FASTENER FAIR INDIA
FASTENER FAIR VIETNAM
FASTENER FAIR MEXICO
FASTENER POLAND
FASTENER FAIR ITALY
FASTENER FAIR GLOBAL
FASTENER WORLD
Save and share
 
 
2022-11-24

訂閱